自2004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迄今已近20年。回想多年采访经历,最难忘也最有收获的,是深入基层采访调研时。一次次调研中,一场场对话里,视野逐步开阔、思考日益深入,对记者职业的理解和热爱也在日渐加深。“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人民日报记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道出了一名优秀记者必备的素质,也道出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长期负责教育报道的记者,我调研的对象,多与教育有关、与孩子有关。有学生的地方、有学校的地方、有书声的地方,就是我的足迹需要覆盖的地方。
在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采访几位年轻教师驻岛育人,为建设“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在湖南大山深处的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采访那里三代人接力,躬耕三尺讲台育人不辍的感人故事;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代乾教学点,采访那里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动人故事……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聆听教育情怀,在一次次深入调研中,我和同事们了解了几代人民教师的教育情怀,感知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坚实步伐。深刻懂得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意义,懂得了教育之于儿童成长、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一次次不远千里、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次次倾听民声中,进一步理解和坚定了党报记者的使命担当。
而在近20年的采访经历中,最令我难忘的,是2019年去河北省曲周县的一次调研。那是一次历时五个月的蹲点调研,是我历次调研中,持续时间最久、与被采访对象贴得最近,收获也最为丰厚的一次。
以下,我将结合那次的调研经历,浅谈调查研究之于记者业务成长的重要。
2019年1月,已是农历腊月,我和同事丁雅诵接到中宣部的通知,要求中央主流媒体开展蹲点式调研,具体任务是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深入了解、追溯46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几代师生扎根曲周,将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改造成“米粮川”的故事。
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在整个黄淮海平原2.8亿亩耕地中,盐碱地占了近1/5。不见麦浪滚滚,只见沟渠纵横和白花花的盐霜,目光所及,满目苍凉。如何解决吃饭的问题?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指示,“一定要治理好北方盐碱地!”一声令下,中国农业大学的几位老师,背着铺盖卷,从北京来到曲周,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战役,并就此开启了一段用科技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的历史,也成就了一项被誉为农业领域“两弹一星”的科技奇迹。
时光荏苒,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农大师生继续扎根这里。如今,一座座“科技小院”扎根田间地头,致力打通农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40多年来,究竟有多少农大人将青春与心血留在这里?面对这个问题,依然坚守这里的农大老师给出让我们至今难忘的答案——“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过。我只知道,我的老师、老师的老师在这儿,我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也在这儿。”
回望这段特殊的蹲点调研经历,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段扎根大地、保持人民情怀、用心用情记录伟大时代的经历。
每月一次,每次一到两周,连续5个月,我们蹲点调研记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河北曲周乃至整个黄淮海平原的沧桑变迁。这既是一点点剥开时光外衣、探究历史的过程,也是我们了解农村、走近农人、懂得乡土中国的过程。最终形成的调研手记,是对一段采访的追记,更是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的初心回望——“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
一、既是对新闻事实的追问,也是对精神价值的追问
济粮度日的历史,到上世纪90年代,治碱经验推广到黄淮海流域,影响了5000多万亩土地、2亿多农村人口,再到2009年开办科技小院,研究生长期驻扎,把生产技术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曲周一待就是近半个世纪。内心深处究竟是怎样的精神和情怀?其时代价值又是什么?
在采访中,我们一遍遍听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讲述当时农大老师们在这里改土治碱的故事,听老师们讲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设想,听学生们讲科技小院里的苦辣酸甜。言语背后,熠熠闪光的,是丰盈的内心世界——
正如文章中写到的辛德惠老师,他是第一批来到曲周改土治碱的农大老师:
1999年5月,前往浙江考察途中,由于连日劳累,心脏病病发,抢救无效,辛德惠猝然离世。他的骨灰一分为三:一份在北京,一份在浙江宁波,一份则留在他心心念念的曲周。
究竟是什么精神成就了这样一份付出?
翻开辛德惠的日记本,一句话给出答案,也给所有奉献在曲周的农大老师们以行动注解——
“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
再如文中提到的更多的农大老师:
一方面,提高土壤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农牧结合、养殖结合,科学发展。
知易行难。个中艰辛,让人难以想象。
一些老师积劳成疾。一些老师关心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生活、关心同事学生,却唯独忘了自己、忘了家庭。
在曲周这片土地上,农大师生们从来的第一天就立下誓言,“治不好碱,我们就不走”“越是卡脖子的难题,我们越要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民生赖之以兴、学问赖之以成。几代农业科技人,一种爱农兴农情,这才是新闻事实背后的精神内核、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这才是我们蹲点调研的真正目的和价值。
二、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字
五个月,多次往返,从北京到曲周,当视线中的高楼渐渐被一望无际的土地代替,干燥的风夹杂着灰土打在脸上的时候,当真真切切地踩在田埂上,坐在乡亲们的炕头上,我们对农村的印象真正从模糊到清晰。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底踩泥土,下笔才有力。为了真切地感知46年前的历史,我们翻阅尘封的史料,还到当地图书馆查阅县志;为了挖掘第一代农大老师的生活艰辛与攻坚不易,我们努力找寻当年老师们住过的房子、用过的工具、找寻他们的亲友;为了理解当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选择,我们与今天依然坚守在乡村的农大师生同吃同住,感知他们的工作,理解他们内心的坚守:
已近11时,到了休息的时间。
卫生间、洗漱间与卧室相距约200米,来来回回,很不方便,尤其是冬天的晚上。王晓奕说,这里的条件在小院里算是好的,有的小院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隔一段时间去县里洗一次。
打了水洗漱。冰冷的水洗在脸上,一下驱走了睡意。
王晓奕的话一直盘旋在耳边:“刚来时,苦。从大城市一下子被扔到农村,生活上不适应,农民们不信任,他们说,种了30年的葡萄,哪还用几个娃娃教!但一段时间后,地里的葡萄越长越好,农民们增收了,也接纳了我们、信任我们。那种感觉,很甜。”
这样的文字,不仅是用笔记录而得,也是用心感悟而成。
练强脚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也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途径。尤其当下社会通信发达、信息广杂,有时候不用实地采访,仅靠收集材料、打打电话,也能写出文章,但这样的文章没有力度、没有温度,更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三、笔力的练成、思想的丰盈、格局的提升,也是一个不断磨练的过程
党报采访任务点多、面广、线长,党报报道要求高、站位高,这对于党报记者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记者只有时刻秉持好奇心、求知心,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才能更好理解党报记者的责任使命、才能不负总书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要求和期待。
这是一场注定艰苦的采访。接到任务时正值春节前夕、隆冬时节。顶着刺骨的寒风,我们来到乡野之中,一趟趟深入田间,深入农民家中,与老百姓唠嗑,探寻46年来几代人接续奋斗开展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的攻坚过程。见证过那段历史的老支书普通话不好,听不懂我们就录下来,再请村里的年轻人翻译;去地里看土壤成分,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风一下子就把人打透了,寒气冷到骨缝里;当地居民以喝井水为主,水中金属镁浓度较高,我们不适应,连着好多天腹泻;为了解新一代“农人”,我们与农大学生一起住在简陋的科技小院,夜里上厕所害怕,就结伴儿一起去……
曲周采访的主题偏重农业,这对于长期跑口教育的我和同事丁雅诵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宏观的问题,比如中国农业的历史与现状、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路径与挑战;微观的问题,比如小麦拔节期需要怎么灌水、葡萄伤流期怎么判断是否健康、小麦怎么套种玉米和西瓜等等,都需要我们完善知识储备,跟上对话节奏,让文章做到准确、生动。
笔力的练成、思想的丰盈、格局的提升,也是一个不断磨练的过程。采访过程中,我们一边阅读《战役记》《曲周县志》等与采访相关的书籍,一边深入河北曲周博物馆、档案馆,翻开尘封的历史,仔细浏览一张张老照片,研读老先生们的日记,还到长眠于此的辛德惠老师的墓前,感受那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一边写作,一边讨论,一边修改。动腿、动笔,更用脑、用心。
蹲点调研、采访报道,既是记录历史,更是瞩目未来。牢记“国之大者”,瞩目未来农业发展,我们决定以这样的文字和思考作为文章的结尾:
切实的变化,让当地政府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曲周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这个基地有怎样的示范意义?”面对我们的问题,张福锁给出解释:以小农户为代表的曲周农业,土地面积、经营规模,在全国具代表性,如果绿色发展探索成熟了,就可以同当年治碱的经验一样,在全国推广应用,甚至为全世界作出贡献。
“为全世界?”我们的惊讶脱口而出。
“我们曾做过计算,如果在我国现有耕地能实现这个发展水平,一年增收的粮食,就可超过整个非洲大陆,而每年减少的污染量,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污染总量。”张福锁进一步解释。
“正因如此,农大在曲周的工作,不仅是为曲周人民带来福祉,也对全国、全球有价值。而这,正是今日中国对全世界应担负的责任。”张福锁语速不快,一字一字,真真切切。
46年,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成就的不仅仅是养活了一方土地的百姓,还有绿色农业、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更呈现出巨大的希望与生机——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运用科技创新这一强大引擎,推动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以上就是在河北省曲周县蹲点调研五个月的一点体悟,尽管时间已过去许久,但那次调研的收获,已穿越岁月,积淀在我和同事日后的工作实践中。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未来,我和同事们一道,将继续在坚实的足迹里,践行使命担当,增加文字的厚度与力量。(作者系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教育采访室主编、高级编辑)
来源:中国记者 作者:赵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