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应善于“解剖麻雀”
2023-07-05 

善于“解剖麻雀”,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提炼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习主席多次强调,“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多解剖麻雀小中见大”“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解剖麻雀”对增强调查研究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就必须用好“解剖麻雀”这个发现和解决问题、掌握工作主动权的有效方法,这个密切联系群众、培育优良作风的重要工作方式。

“解剖麻雀”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指通过解剖一只或几只麻雀,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曾说:“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从作用机理来说,“解剖麻雀”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个别地方、个别单位作出透彻剖析,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获得对整体情况的真正了解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一科学方法,实质上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是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解剖麻雀”,就要深入基层、沉到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种矛盾问题的集合点和交汇点。“解剖麻雀”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的重要体现,也是对领导干部作风的实际检验。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把身子扎进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在一线细心体察,“零距离”交流沟通,面对面倾听民声,才能获取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切实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如果总是浮在上面,走不出“文山会海”,或是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上网络,习惯于“隔着玻璃看,坐着轮子转”,长此以往,势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造成底数不清、盲目决策。“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对搞好调查研究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解剖麻雀”要有“蹲下去看蚂蚁”的精神,眼睛向下、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满腔的热忱、深厚的情感,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真正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

“解剖麻雀”,就要聚焦问题、抓好典型。通过具体典型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是“解剖麻雀”的着力点和关键抓手。新征程上,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我们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选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深入分析研究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问题的成因和症结摸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进而增强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从问题出发选好典型,针对关乎工作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基层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问题,使典型成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导向标和增进器。要着眼破解难题用好典型,主动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去,围绕破解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破解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拿出新思路新举措,使典型成为攻坚克难、开创新局的突破口和活样本。

“解剖麻雀”,就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解剖一只麻雀、破解一类问题、推动一项工作,从点上破题寻策,在面上开花结果,是“解剖麻雀”的效用所在、精髓所在。只有从点上入手,运用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小中见大、见微知著,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得出具有全局意义的结论,为推动面上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要注重抓点与抓面相结合,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精准思维,做到把脉问诊、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对具体问题一地一策、一事一策,对共性问题善于从制度机制上找办法寻良策,使把脉、诊断、开方环环相扣、精准落实。要注重问需和问计相结合,坚持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用扎实丰富的调研成果,确保工作指导和决策有的放矢,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邓一非

2023 © 辽宁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59002000101号